过去几年,世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乌克兰和中东地区的冲突。据说,我们在那里首次看到了未来战争的面貌,不仅体现在武器装备方面,还体现在新技术和战术方面。 最近,美以对伊朗的袭击不仅展现了无人机部署和渗透的新策略,也暴露了新的弱点。在为期12天的冲突中,伊朗和海湾水域的船只多次遭遇GPS信号中断。 这显然让伊朗当局感到担忧,战争结束后,他们开始寻找替代方案。 伊朗通信部副部长伊赫桑·奇察兹7月中旬对伊朗媒体表示:“有时,内部系统会干扰(GPS)系统,正是这个问题促使我们转向北斗等替代方案。”他还补充说,政府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将交通、农业和互联网从GPS切换到北斗。 伊朗决定探索采用中国导航卫星系统,乍一看可能只是一种战术策略。然而,其影响远比这深远。这一举动再次表明全球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主导着从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互联网到电信和卫星网络的世界技术基础设施。
这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依赖于其无法匹敌或挑战的基础设施。这种依赖很容易转化为弱点。自2013年以来,举报人和媒体调查揭露了西方各种技术和手段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非法监控和数据收集——这令世界各国政府感到担忧。 伊朗可能转向北斗系统,这向其他正在努力平衡技术便利性和战略自卫能力的国家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盲目、天真地依赖美国控制的基础设施的时代即将终结。各国再也无法承受将其军事能力和至关重要的数字主权捆绑在一个它们无法信任的超级大国的卫星网络上。 这种情绪是创建国家或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驱动力之一,从欧洲的伽利略到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每个系统都在争夺全球定位市场的份额,并提供主权控制的保障。
GPS并非伊朗在美以袭击中遇到的唯一漏洞。以色列军队还成功暗杀了伊朗安全部队和军队中的多名核科学家和高级指挥官。以色列能够获取这些人的确切位置,这引发了人们对其可能渗透电信系统并通过手机追踪人员的担忧。 6月17日,冲突仍在持续之际,伊朗当局敦促伊朗民众停止使用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并将其从手机中删除,称该应用正在收集用户信息并发送给以色列。这一呼吁是否与高级官员遇刺事件有关尚不清楚配资资讯平台,但伊朗民众对这款由美国Meta公司运营的应用的不信任并非毫无道理。 网络安全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对该应用程序的安全性表示怀疑。最近,媒体报道显示,以色列用于攻击加沙巴勒斯坦人的人工智能软件据称使用了来自社交媒体的数据。此外,在对伊朗的袭击结束后不久,美国众议院就采取行动,禁止在官方设备上使用WhatsApp。
对于伊朗和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西方平台不再被信任为单纯的沟通渠道;它们现在被视为更广泛的数字情报战的工具。 德黑兰已开始开发自己的内部网络系统——国家信息网络,该系统赋予国家当局对互联网使用的更多控制权。未来,伊朗可能会扩大这一进程,并可能尝试效仿中国的“防火长城”。 通过寻求摆脱西方主导的基础设施,德黑兰无疑正在与一个日益壮大的势力范围保持一致,从根本上挑战西方的主导地位。这种伙伴关系超越了简单的交易往来,因为中国为伊朗提供了实现真正的数字和战略独立所必需的工具。
更广阔的背景是中国宏大的“一带一路”倡议。尽管“一带一路”倡议通常被定义为一个基础设施和贸易项目,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道路和港口。它是一个构建替代全球秩序的雄心勃勃的蓝图。伊朗——一个具有战略地位且重要的能源供应国——正成为这一宏伟愿景中日益重要的合作伙伴。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强大的新科技集团的崛起——这个集团将数字基础设施与共同的政治反抗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那些对西方双重标准、单边制裁和压倒性数字霸权感到厌倦的国家,将越来越多地在北京日益扩张的影响力中找到慰藉和重要的筹码。
这种加速转变预示着新“科技冷战”的到来,这是一场低温对抗配资资讯平台,各国将越来越多地选择关键基础设施,从导航和通信到数据流和金融支付系统,主要不是基于技术优势或全面的全球覆盖,而是基于政治忠诚和感知安全。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西方的技术优势将开始实时缩小,从而导致国际权力格局的重新设计。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